日前在英國威爾士閉幕的北約峰會,實在稱不上是“冷戰以來最重要的北約峰會”。峰會實際成果不多,形式遠大於內容,與會前高調宣傳形成鮮明對比。這種“雷聲大雨點小”的局面再次暴露北約內部在戰略利益上的深度分歧,折射出北約影響力日益減退的現實。
  對於在冷戰時期誕生、正處在轉型期的北約來說,當前的烏克蘭危機似乎為其重新提供了“存在的意義”。此次峰會期間,北約領導人公開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的“公然入侵”,渲染俄對於歐洲安全的威脅,“複活”戰略指向清晰——通過將俄羅斯確立為對手和威脅,重回集體防禦的根本宗旨,鞏固東部邊界,遏止俄羅斯可能的“西進”,增加北約的向心力。
  但在此次峰會上,北約領導人除口頭表示決心、提振“士氣”外,並沒有如一些外媒預想的那樣出台重大舉措。對於烏克蘭,北約只承諾給予1500萬美元的軍事援助,可謂杯水車薪。最讓外界關註的是,北約決定增加在東歐地區的軍事存在,重點是輪換部署一支由數千人組成的“先頭部隊”,以安撫中東歐成員國,併在一定程度上“震懾”俄羅斯。但事實上,這支先頭部隊並非重新組建,而是來自北約現有的快速反應部隊,很大程度上只是重新部署而已。
  北約的“複活”,雷聲大雨點小,最根本的原因是成員國長期以來在戰略利益上的分歧。對於中東歐和波羅的海成員國而言,它們之所以在蘇聯解體後積極加入北約,主要是希望在北約集體防禦的大旗下維護自身安全。但烏克蘭危機以來俄羅斯與西方的激烈博弈,讓這些國家不安全感驟然上升。它們是主張北約重回集體防禦、加強在東歐軍事存在的主要力量。
  然而,對於德法等北約最有發言權的歐洲成員國而言,它們出於自身能源和經濟利益考慮,事實上不願因烏克蘭而與俄羅斯徹底翻臉。而且總體而言,一個合作而非對抗的地緣戰略環境,肯定更有利於飽受債務危機折磨的歐洲各國儘快恢復經濟。此外,這些國家傾向於相信,在當前形勢下,俄羅斯雖然在烏克蘭問題上表現強勢,但不會冒巨大戰略風險去“入侵或進攻”一個北約成員國,即便是一個小國。
  事實上,北約成員國間的利益分歧遠不限於烏克蘭問題,這直接導致北約近年來鬆散化現象加劇,影響力下降成為不爭的事實。原本一年一度的峰會,近年來已變為兩年一次。主導北約發展的美國雖說對北約關註度有所增長,但其主要目的是希望借助北約這一平臺,促使歐洲盟國承擔更多防務職責,彌補自身力量下滑和戰略調整而帶來的真空。
  但是,美國的這一想法,很難獲得歐洲盟國的熱情回應。此次峰會上,北約的歐洲成員國雖然同意將軍費增加到國內生產總值的2%,但卻把期限定在10年之內。根據以往經驗,這一承諾很可能成為一張口頭支票。
  成立已65年的北約當前確實處在轉型關頭,特別是年底結束在阿富汗的戰鬥任務後,北約將回歸集體防禦,還是繼續全球戰略,令世人關註。無論如何,從此次英國峰會的寥寥成果來看,北約要想“複活”並非易事。
  新華社記者 張偉
  張偉  (原標題:北約“複活” 雷聲大雨點小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l54plulf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